|
今年,某國際著名貨架企業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從而也退出了中國市場。還有一些著名的倉儲集成企業陷入資金困難的境地,供貨商不得不訴諸于法院,以求追回貨款。經濟的不景氣終于開始波及到倉儲設備行業了。作為國內的倉儲貨架生產集中地,南京倉儲貨架的表現如何呢? 低價競爭依然是最有力的武器,國內客戶甚至一些國外的客戶大都認為,貨架是一種極其簡單的產品,各家企業的質量差異不大,價格低的依然有著很大的優勢。至于貨架生產單位使用了什么樣的鋼材,鋼材的厚度是否可以保證,則不在考慮范圍內。國內客戶的這些想法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貨架產品的付款方式是安裝完畢驗收合格再支付尾款。作為采購方,他們認為不用擔心這個,如果貨架企業用料不足,他們可以檢查出來再要求重做或者退貨,可實際上由于各單位的采購和使用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足或者使用部門也沒有能力對貨架材料進行檢測。只有等到使用過程中出現事故才發現貨架 的質量問題。等到那個時候,貨架企業的尾款基本上都已經拿到了。 對于眾多的貨架企業來說,材料減薄其實是在拿著公司的前途賭博。賭博的主要項目就是客戶實際的承載重量會比報價要求的低。萬一客戶的實際載重跟報價時一樣的,出現問題只能自認倒霉。 |